无聊的话题

哎今年在微博上被删双向好友的次数真是太多了,导致我都忍不住畏首畏尾了起来,结果就是我的微博越来越无聊,掉好友速度也并没有降低多少。。为什么我就是不好好地说想说的话呢。

看了刚刚转发的视频也是感触颇深,忍不住想这内容是不是有点圣母了,为什么强奸犯能被谅解之类的。。但我又挺赞成他们在说的事情的,尤其是最后这句我截图里的话。

正好昨天也在群里讨论了好久女权相关的话题,以至于甚至我昨晚都梦到了自己在“打👊”,忍不住分享给大家

虽然可能有很多人(包括几年前的我自己)会把它叫做“煽动性别对立”。


本来我想好好把这件事情分享一下的,但发现无论怎么样都没法不牵涉到当事人的隐私,所以没有办法讲最有意思的前因后果了。


总之就是一个男性程序员群友觉得美国 Big Tech 公司都对政治正确矫枉过正了,只追求结果平等以至于很多很菜(或者说比他菜很多)的女生都能更轻松地找到工作,男生是真的很难,这是逆向歧视了。

我和群里的两个女程序员(啊我真喜欢有这些群友)认为他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特权,自信地认为自己的能力完全是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得来的。所谓的“逆向歧视”也只是“歧视的代价”(顺便一提 Dr_Synapse 这个视频真的特别好希望每个人都能看看尤其是男性)

不过他脾气是真的挺不错的,这么多人跟他争论也并没有怒而骂街甚至退群。

我表示多有点这种讨论挺有意义的,因为很多人平时跟女性的交流就很少,尤其是体会不到女性时时刻刻都在体验的环境带来的压力。

女性群友分享了一些比如从小有学代码的机会却被劝去学了钢琴、有参加学科竞赛的机会却因为是女生没有去,直到现在在国内找工作也被问要不要生孩子之类的。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太菜了没去争取”。以及分享了一些“犯了错却被 blame 是性别/种族/出身的经历”,表示“凡是女生都有这种经历”

而且群里的女性也都是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都特别好的人,所以这都不算什么重男轻女的问题了,就是社会环境给的刻板印象造成的一个个新鲜的例子

最后她们提问“为啥不去找对男性友好的行业/国家,只盯着美国 big tech 这一个 outlier 抱怨呢”,我也表示“而且美国也只有 cs 行业对女性稍微友好了一丁丁点”。后面大家的反应都挺典型的聊天记录我截了个图(对事不对人,没有真的批评谁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个值得讨论。

顺便一提另外两个男性群友(嗐,也是程序员)表示这个话题太日经了,老是讨论男女问题真的没什么意义。

“为啥我开心刷个微博还要被输出观点呢,这些事情天天有人说,我早就没兴趣了。”

嗯,你是男的吧?

无聊的话题》有3个想法

  1. A spectre of communism

    这句话针对个人。

    你这篇文章在我看来充分体现了你受到的教育与交际圈对你的思考的限制。当然谁都如此,只是在我这样的利益无关者看来,这文章里的观点实在散发着一股小资产阶级的腐臭味。

    也许你们这群人并不觉得这样的观点有什么问题,我当然可以理解——毕竟农民出门用的,想必会是银轿子吧。

    ---

    以下不针对个人仅针对发言。

    第一,我觉得树立这样的观点,“我过去被歧视所以我现在可以在这里受到优待”,属于典型的小布尔乔亚的软弱行为。自己过去被歧视了,那就去发动人民群众、那就当上立法者、当上总统去解决歧视。甚至整点修改 black/white, master/slave 这样的用语,都比拿来为自己牟利要高尚得多。金斯堡去世才几个月啊?

    如果这个观点值得推崇的话,那 Google 应该立修改招聘准则,“降分”标准改成贫困程度而不是女性。毕竟你也说了,她们是“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都特别好的人”。我相信贫困人口在学习写代码这件事情上受到的歧视比她们只会少不会多——你该不会还需要我举个例子吧?

    第二,如果承认平等,就更不会提出“为啥不去找对男性友好的行业/国家,只盯着美国 big tech 这一个 outlier 抱怨呢”这样的问题。

    无论你受没受到歧视,和人家有没有资格抱怨做法的不正确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在我看来这样的言论显然是为了“排除异己”,根本上还是在试图为自己牟利。她大可以说“为啥不去发起一项男权运动去解决这个问题”,何必急吼吼地把人家排除在游戏之外呢?

    这通篇的观点无论如何粉饰,实质上就是利用自身“潜在的”被歧视现象为自己牟利罢了,这样的“论点和论据”实在是脆弱得令人发笑。

    我不是女生,我当然没有在“歧视问题”上的发言权。但我想也许有更多女性有发言权——虽然这些更有发言权的女性可能根本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什么——哈,这不就是问题所在吗?“她们”肯定不会试图去和连购买卫生用品都有难处的、还在贫困线挣扎的人们讨论什么“从小有学代码的机会却被劝去学了钢琴、有参加学科竞赛的机会却因为是女生没有去,直到现在在国内找工作也被问要不要生孩子之类的”。“她们”在讨论中甚至根本不会自然而然想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生活条件不好的人甚至连学钢琴的机会都不会获得,甚至连买个卫生用品都还要被微博上的小资们尽情挥洒无处安放的、只存在三十秒的同情心。“她们”当然也不会把贫困温饱线上的男性算到“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特权”的“男性”里。

    “她们”代表的从来不是女性。“她们”代表的是那群对资产阶级有无尽向往、却至今困在工人阶级的,自称中产而试图脱离群众,但却撕不掉自己工人阶级标签的那群人——没有性别这个由头,还会有别的由头,毕竟利益才是永恒。噢,对了,“她们”肯定也想象不到真正的贵族女孩们是如何“都有这种(被歧视的)经历”的吧?

    性别从来都是社会问题上最劣质的分类方法,甚至比种族与出身更加劣质。试图用这样愚蠢的分类来论证什么的人在我看来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资本阶级的腐化阴谋、是工人阶级永恒的敌人。我表示多认识一点穷人挺有意义的,因为很多小布尔乔亚平时跟穷人的交流就很少,尤其是体会不到穷人时时刻刻都在体验的、环境带来的压力。

    ---

    “为啥你不支持平权呢?大家都支持平权来解决女性整个生命周期里被歧视的问题,大公司招聘的时候就不会有被歧视的男性啦。”

    嗯,你一定温饱不愁吧?

    ---

    当然我不是在为某男性群友站台,也不是在讥讽女性群友们。本无产阶级不仅不想和这两边的小布尔乔亚讨论,甚至还想革了他们的命。当然并不妨碍

    社会问题是复杂的。辩经到最后只会变成世界观的冲突,就好像我觉得这样的讨论是毫无意义的一样:

    小布尔乔亚们的无病呻吟,不值一哂。

    ---

    当然我上述的一切都是在放屁,毕竟转移话题、虚空打靶永远是最聪明的辩论手段,不是吗?

    回复
  2. vxst

    其实还是觉得没有矫枉过正......感觉MtF找工作肯定还是比普通男性困难很多吧,即使是在美国FLAG,虽然说是要多元化,但如果只是政策层制定了,而执行的人心里没有什么波动,其实反而会在实际中更加被歧视吧qwq

    回复

回复 A spectre of communism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